“食惯嘴”是信宜市池洞镇一条小村庄名,在207国道边,为市区至池洞镇中段,距市区约4公里。相传清朝同治年间(1862~1874)池洞镇一户姓谢的农民,在村里大道旁边开办小食店,以经营粉皮为主。为了使自己的粉皮具有独特风味,他苦心钻研,经过数年多次试验摸索,终于制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粉皮,以其嫩滑、软韧的特色吸引八方食客。一位旅居马来西亚侨胞,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,记起儿时吃过河粉,便找到该店一吃为快,他说:“可能是食惯嘴了,还是家乡的粉皮好吃!”店主听了突然得到启示,他正想为自己的小店起名,就以“食惯嘴”作小店名了。由于粉皮店名有特点,小店生意越做越红火,许多人慕名而来。久而久之这条村都被称为食惯嘴村了。谢老伯把自己的制作技巧传给子孙和其他村民,从此“食惯嘴”家家开店,代代相传。现在该村沿路己有10多家粉店,专做“食惯嘴”河粉,除了自己开餐店销售外,还供应市区各宾馆酒家,并且到市区、茂名市、广州市等地开店,让更多的人品尝。吃了又来,习以为惯,谓之食惯嘴。
“食惯嘴”粉皮的主要特点:粉薄、幼嫩、香滑、软韧、细条均匀、美味可口。因而,吃过“食惯嘴”粉皮者,都回味无穷,赞不绝口。
|